案例分析

婴幼儿语言发育进程

时间:2013-09-16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婴幼儿语言发育障碍(language disorder)的发生率高居各种发育行为障碍之首。国外报道,2岁时的发生率为17%。许多研究表明,婴幼儿期的语言障碍或语言发育迟缓若未及时得到有效的干预,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将影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使学龄期注意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增加。这部分人群将成为各种情绪和行为障碍的高危人群,伴发焦虑、抑郁、社会退缩、沟通障碍、脾气暴躁、多动、攻击性及自伤等心理行为问题。国外的研究还发现,以注意缺陷和行为问题去精神科就诊的儿童中有30%—40%存在语言问题。

  在儿童发育与心理行为问题中,语言发育障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儿童语言发育障碍的诊断、评估和干预方法上,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间存在在显著的差距。解决该问题的瓶颈是建立正规的语言评估体系。国外的语言评估体系是非言语心理测试和语言能力测试的结合。非言语心理测试主要反映儿童不受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因素影响的智力成分,如逻辑推理,空间感知、眼手协调和记忆功能等,其主要用途是判断小儿的语言发育障碍是由于是认知发育落后(非言语测试分值低于正常)引起还是单纯的语言障碍(非言语测试分值正常)。目前在欧美国家应用十分广泛的非言语测试是Leiter-R。在美国,应用最广泛的3岁前语言评估量表是Rossetti婴幼儿语言量表和学龄前语言量表(PLS)。这两个量表的共同特性是能够测试婴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且测试项目多而细,项目排列完全按婴幼儿的语言发育进程。这种按发育进程制定的语言量表的最大优势是既作为语言评估的工具,又是语言干预和治疗的参照标准。

  本项目来源是参照early language milestone scale; Gesell; DDST以及在沈晓明教授领导下的课题组以往工作的基础如儿童最早发生的50词汇( the first fifty words) 等。并且,课题组已经于2005年10月20日-2005年12月20日在杨浦区进行了预调查。选取杨浦区江浦、殷行、凤城三个街道,按照妇幼保健所预防接种名册对0-35月龄儿童进行整群抽样。3名经培训的调查员,采用询问和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预调查的结果是:1考查了调查实施细节的可行性,对课题设计上的问题进行弥补; 2考查了问卷的可行性,对问卷进行项目调整;3初步进行了项目筛选,剔除过难过易的项目;4按照难度调整了问卷项目的顺序。预调查结果为本课题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研究分两步进行:一是语言发育进程的研究,二是语言筛查工具的建立。我们设计了0-3岁儿童语言调查问卷,采用父母报告和儿童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市10个区9000名0-3岁婴幼儿的语言发育状况进行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然后经计算机统计学处理(SPSS11.0软件包)制定上海市0-3岁婴幼儿语言发育常模,并进行效度和信度的考核。

  婴幼儿语言发育进程的项目安排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语音和语言表达能力,共计26项,第二部分为听觉感受和理解能力,共计20项,第三部分为与视觉相关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共计13项。本项目的特色在于:在国内首次大规模地对中国汉语儿童的语言发育进程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并且把研究对象定位于生命早期的0-3岁婴幼儿,包括了前语言阶段,从表达、理解和与视觉相关的非言语沟通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语言项目的评估,最后制定语言发育常模和语言障碍筛查量表,成为汉语儿童语言发育可供参照的标准。

  掌握正常汉语0-3岁儿童早期语言发育的进程,以此为标准制定上海市0-3岁婴幼儿语言发育常模,这将有助于建立我国正规的语言评估体系和科学的语言学习体系,极大限度地解决我国目前在儿童语言发育的研究、语言发育障碍的临床诊断和评估,以及儿童语言干预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它可为语言发育障碍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借助建立的常模进行儿童语言发育障碍的筛查,其得出的流行病学资料将最代表以汉语作为母语的儿童的语言发育的状况,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按儿童语言发育进程而制定的常模,使专业人员对儿童的语言指导和语言教学能够遵循科学、有序的规律进行。从干预的角度出发,此常模可以对儿童进行早期的语言筛查和评估,还可为全国开展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提供儿童语言发育的评估工具,从而对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发育进行早期监测、早期干预。对于语言发育障碍的儿童,有效干预的关键是正确的评估和按语言发育进程所采取的干预措施,这一常模的建立将保证干预的有效进行。从预防的角度出发,该量表可以在社区儿童保健机构推广应用,作为正常儿童语言发育监测的工具。

  本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1)揭示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育的一般进程和客观规律。(2)创立第一个详尽的汉语婴幼儿语言发育常模,成为测评汉语婴幼儿语言发育状况的一把标尺。(3)首创汉语语言障碍筛查量表,解决了我国语言障碍临床一直缺乏本土化筛查量表的瓶颈性问题,为我国大规模开展儿童语言障碍的早期防治工作创造了可能。(4)掌握汉语最初50个词汇的发育进程,为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和具体内容。(5)获得0-3岁汉语儿童语言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