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长发育指导
0--1月
营养促进:
母乳是宝宝最佳食品,初乳更为珍贵。应尽可能做到纯母乳喂养,勤喂奶、按需喂奶,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末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3月龄内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母乳不足时增加喂奶次数,缩短喂奶时间,吸吮的同时锻炼宝宝的口腔肌肉。每次哺喂时,先喂母乳,后用配方奶补充母乳不足。即“缺多少补多少”。配方奶喂养:生后3个月内婴儿可不定时喂养,按需喂奶。
早期教育:
1、自然睡眠,房间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洁净温馨。
2、按需哺乳,喂奶、护理时面带微笑,多让宝宝接触妈妈的乳房、脸和衣服,适当抱宝宝在怀里轻轻摇动,但避免经常抱着宝宝摇。经常抚触宝宝全身,用柔软毛巾或按摩球在身上摩擦,促进其感知觉发育。
3、多注视宝宝,对哭声及时做出反应,提供适量的视听刺激,常看会动的玩具和人脸等,可在宝宝上方20厘米处挂2-3种色彩鲜艳的玩具,可移动玩具让其跟视,和宝宝讲话唱歌或在宝宝清醒时播放悦耳轻音乐,逗引宝宝微笑。
4、2-3天剪指甲一次,剪后锉平甲缘,手露在衣袖外面,经常将各种质地的玩具、物品放入宝宝手中。
5适当帮宝宝两边翻身,变换体位。
疾病防治:
1.出生后注意保暖,做好脐部及皮肤护理,勤洗澡、换衣裤和尿布,洗澡后将脐部清洁干净。
2.生理性黄疸、“马牙”、乳腺肿大、假月经属于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态一般不必处理。
3.避免接触传染源如流感人群,保持室内通风,母亲感冒时戴口罩。
4.做好新生儿期疾病防治。
5.做好抚触每日至少2次,定期查体,满1月到儿童保健门诊复查。
6.VitD补充:婴儿生后数天开始补充VitD400IU/d(10ug/d)。早产及出生低体重儿加倍。
1--3月
营养促进:
纯母乳喂养,按需哺乳,3月龄内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母乳不足时,缩短喂奶时间,实在不够,每次吃奶前先吃母乳再喂奶粉;母亲营养要均衡,多食流质饮食以保证母乳的质和量。配方奶喂养:生后3个月内婴儿可不定时喂养,按需喂奶。适当添加生长所需的营养补充剂。
早期教育:
1、自然形成有规律的哺乳、睡眠。在适宜时间内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
2、给看多种鲜艳颜色、可移动的玩具让其视觉追踪,听悦耳声音,逗引宝宝发音、微笑。
3、提供便于抓握、带声响、色彩鲜艳、无毒卫生的玩具,练习抓握,空腹时或喂奶后1小时可练习拉坐竖头、翻身、俯卧抬头训练,但要防止窒息。
4、宝宝体操开始做上身的伸展运动、扩胸运动,下肢的蹬腿外展、分腿运动,每天3次。
5、多接触和关注宝宝,经常抚触宝宝全身,促进其感知发育。如果可能开始用干毛巾擦拭宝宝身体增强抵抗力。
6、在逗引交流中,对亲近的人和声音产生反应,从微笑发展到大声笑,情绪愉快,培育母婴依恋亲情。
7、室内要通风,保持温、湿度适宜。
疾病防治:
1.衣服宽松柔软,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经常吸吮手指,勤变换体位,醒后排便。
2.多接触阳光和鲜新空气,可开始户外活动,夏天早晚,冬天中午。天气差时除外。
3.继续补充鱼肝油(VitD),预防佝偻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从4周起以补充铁剂,以预防贫血。
4.处理好湿疹(若喂配方奶,可改用低敏奶粉)、吐奶及腹泻、便秘等症。
5.做好预防接种。
6.定期查体,3或6个月时复查。可在4足月和(或)6足月进行幼儿发育水平问卷筛查(ASQ),请咨询儿保科,办公室电话89090125 办公室短号693174
3--6月
营养促进:
1.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向母亲乳乳汁分泌。从6月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确有不足者,可适当补以奶粉等代乳品,但母乳喂养次数一般不变,每次喂奶之前先吃母乳再吃奶粉。3月龄喂奶3--4小时一次,计6次,奶量约500--750毫升/日;4--6月龄婴儿约800--1000毫升/日。奶粉喂养儿可以加食稀释后的鲜果汁或菜汤每日1-2小匙 。
早期教育:
1、睡眠时间充足,逐渐养成自然入睡、有规律睡眠的习惯。在穿衣、盥洗中,乐意接受洗脸、洗手、洗屁股、洗澡。
2、在宝宝视野前放置色泽鲜艳及发声的玩具,逗引宝宝微笑并做出积极的应答,如抚摸、抱等,引导宝宝咿呀学语。
3、练习用手抓握玩具,不要把玩具放在宝宝手中,而是放在胸前自己抓握,用小手扶着奶瓶吸吮奶、水。
4、让其在练习俯卧的基础上用手支撑前身;每日拉宝宝双手坐起,适当竖抱宝宝数次练习竖头。
5、宝宝被动操增加弯腰训练,培养翻身。4月开始适当练习坐,逐渐增加时间和次数。
6、学习辨别亲近人的声音,转向发声(叫他名字)的方向,用“咿呀”声与人交流。
7、注视和学习辨认周围生活环境中的人、物和事。对熟悉的音乐有愉快的情绪反应。
8、开始大脑平衡训练,将宝宝放在床单上,两人抬起床单左右荡秋千或轮流抬高一侧床单让宝宝在单上翻滚。
疾病防治: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把宝宝抱到视野开阔的地方空气浴、阳光浴,勤晒被褥,避免接触已有感染的病人。
2.积极防治佝偻病(多接触阳光补充鱼肝油可加用少量钙剂0.1g/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防治:母乳喂养的足月儿从4月龄开始补铁。6--8月龄时检验血常规一次。
3.做好预防接种。
4.定期查体,6或8-9个月进行复查。可在4足月和(或)6足月进行幼儿发育水平问卷筛查(ASQ),请咨询儿保科,办公室电话89090125 办公室短号693174
6--9月
营养促进:
母乳喂养,自6月起可在两次喂奶之间给予适量的米糊、饼干等辅食,米糊内加果泥、菜泥、奶粉喂养者米糊内可加配方乳。7月开始添加蛋黄、肉末等,每日1-2次,母乳确实不足时可以配方奶粉替代。6月龄5-6次/日,奶量800--1000毫升/日;7--9月龄4--5次/日,奶量800。毫升/日。可添加辅食营养补充品,预防缺铁性贫血。
早期教育;
1.练习坐(拉坐、靠坐、独坐)、爬,但不宜过久。
2.提供小动物、积木块、吹塑玩具和能滚动的玩具,训练抓捏小物体。
3.让宝宝观看自己的镜象,认识五官;多做藏猫猫的游戏,练习发爸爸、妈妈音,多唤宝宝的名字。
4.多听儿歌和音乐,继续宝宝抚触及体操。锻炼大脑平衡如将宝宝手脚放在胸前抓住,然后向左右翻滚。
5.练习认识常用物品及熟悉的人。
疾病防治:
1.体内抗体较前减少,注意防治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注意长牙期的营养和口腔卫生及眼的卫生。
2.适当补铁,如添加富含铁质辅食(如动物肝、蛋黄、瘦肉及绿色蔬菜等),继续补充鱼肝油和少量钙剂(0.15g/日),
3.尽量少玩涂有劣质油漆的玩具,预防铅中毒。
4.如果湿疹明显异体蛋白饮食添加适当延后。
5.做好预防接种。
6.定期查体,8、9或12个月时复查。建议查微量元素、BALP、血常规。可在8足月进行幼儿发育水平问卷筛查(ASQ),请咨询儿保科,办公室电话89090125 办公室短号693174
9--12月
营养促进;
母乳喂养,同时有选择地适量添加厚粥、软饭、面条、馒头、蒸蛋糕、碎菜、碎肉、肝泥和豆制品等,母乳不足者补喂配方奶粉、牛奶或豆乳品。随着米面等主食的逐步增加每日可相应的减去1-3次母乳,10-12月龄婴儿喂部分母乳或配方奶约2-3次/日,奶量600--800毫升/日。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D及添加辅食营养补充品。
早期教育:
1、逐渐形成定时睡眠(白天3-2次,一昼夜15-13小时),自然入睡。
2、配合成人为其穿衣、剪指甲、理发和盥洗等活动。学着坐盆排便,对大小便的语音信号有反应,有一定的排便规律。
3、尝试用手拿小勺自己喂食,增加条状脆或软的食物练习咀嚼和吞咽能力,为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做准备。
4、鼓励爬行和扶站到学着迈步,练习独坐、爬行、扶住行走、捏拿小物件,学做简单的模仿动作。
5、玩小积木和小物体及小珠子(注意安全),训练用手指眼、鼻认识五官,促进手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提供能动的玩具如汽车、飞机等。
6、引导发音,从发单音到重复音节,如爸爸、妈妈,发音准确、清晰、简明。模仿成人的发音,听懂简单的词,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指认五官等)。用表情、动作、语音等回应他人。
7、多听音乐,跟着音乐节律随意摆动身体,摇不倒翁训练节奏感。
疾病防治;
1.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预防宝宝腹泻。
2.三浴锻炼(水浴、空气浴、阳光浴),提高耐寒能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3.继续做好佝偻病及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4.如果湿疹明显异体蛋白饮食添加适当延后。
5.注意保护听力和嗓音,预防意外伤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退热药。
6.定期查体,12或18个月龄时复查。
12--18月
营养促进:
食物转换期饮食最好选米面所制的饮食,另需豆类及肉、鱼、蛋等动物性食物作为蛋白质辅食,蔬菜、水果作为维生素和矿物质辅食,油类、糖类供能量辅食,添加辅食营养补充品提高辅食的营养密度。食物应碎、软、细、烂,进食次数可每日5次,即三餐加上下午点心各1次,每天仍要进食500毫升配方奶或豆浆更为理想。
早期教育:
1.按时起床、入睡,醒后不吵闹,情绪保持愉快(白天睡2-1次,一昼夜睡14-12小时)
2.自己用杯子喝水(奶),停用奶瓶吸吮,尝试在成人帮助下用小勺自己吃饭,不要怕弄脏衣服,形成定时、定位、专心进餐的习惯。
3.饭前洗手、饭后要擦嘴、喝水漱口。学用语言或动作表示大小便,并在厕所坐盆便溺。
4.练习独立行走、蹲下、转弯,学着扶栏杆上下小楼梯。
5.多与宝宝说话,教认识常见事物如猪、鸟、鱼、树等,会指指认认;启发用单词表达愿望、称呼亲近的人。尝试用喜、怒、哀、乐行为表达自己情感。
6.学穿串珠、搭积木、提供画册、鼓励涂鸦。
7.感受音乐节奏带来的快乐,跟着音乐做肢体动作(即主动操)。
疾病防治:
1.饮食由母乳逐渐改为普通饮食,应作好主辅食搭配,避免营养失衡(过剩或缺乏)。
2.继续做好“四病”(佝偻病、贫血、腹泻、肺炎)防治。
3.做好出牙期的饮食和口腔卫生保健,培养良好生活、睡眠及大小便习惯。
4.做好预防接种。
5.定期查体,18或24个月龄复查。检验血常规、25(OH)D等。
6.18足月可选择进行幼儿发育水平问卷筛查(ASQ),请咨询儿保科,办公室电话89090125 办公室短号693174
18-24月
营养促进:
继续母乳喂至2岁,不足补充配方奶,食物种类应多样化,食物宜碎、软、细烂,做到色、香、味、俱全,每日三餐(每餐应有1碗饭食、1大汤匙肉、植物油、青菜等),添加辅食营养补充品增加营养素密度。加上下午点心或水果各1次,每天吃1个鸡蛋,每天仍要进食350-500毫升配方奶(3岁以下幼儿最好不要进食鲜奶,仍以配方奶为好)。
早期教育:
1.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一昼夜睡13-12小时),睡前要脱衣服。
2.学用小勺自己进食、并养成吃一口、嚼一口、咽一口的习惯,口渴时喝水。
3.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脱鞋子、裤子、袜子和外衣。
4.练习自如的走、跑、双脚原地并跳,举手过肩扔球,叠高小积木、串大珠子,发展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并学着收放玩具。
5.学用简单句(双词句)表达自己的需求,说出自己的名字,喜欢亲子阅读、听故事、学念儿歌。教宝宝由单词逐步会说3-4个字组成的短句。
6.多看画面大而简单的书,提供笔纸让宝宝自发地涂画。
疾病防治:
1.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饮食、睡眠、大小便、洗手、脸及洗澡习惯等。
2.注意预防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营养性疾病如佝偻病、贫血及肠道寄生虫病等。
3.注意宝宝视力、听力及乳牙的卫生保健。
4.做好预防接种。
5.定期查体,24个月或30个月龄时复查。30足月可选择进行幼儿发育水平问卷筛查(ASQ),请咨询儿保科,办公室电话89090125 办公室短号693174
24--30月
营养促进:
饮食种类要全面,食物宜碎、软、细、烂,色香味俱全,每日三餐加上下午点心或水果各一次,配方奶350--500毫升/日,鸡蛋1个,动物食品50-75克,面食200-250克。蔬菜150-200克,水果150-200克。
早期教育:
1.按时上床,安静入睡,醒后不影响别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给宝宝讲简单的故事,教唱简单的儿歌,说出自己和别人的名字,讲日常用品的用途。
3.练习双足向前跳,单足站立,上下楼梯、跑、骑三轮车等。发展精细动作如搭积木、用锤子敲打等。
4.训练自己穿衣服、大小便、与其他宝宝一起玩耍等。
5.经提醒会与人打招呼,学着在同伴中玩耍、游戏。初步懂得简单是非,学着遵守规则。
6.辨别周围生活环境中的常见物,对物体形状、冷热、大小、颜色、软硬差别明显的特征有初步的认识和体验。
7.为宝宝提供丰富多彩的画书,认书上的事物,讲他们的用途;鼓励宝宝画画。
疾病防治: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睡眠、大小便、洗手、脸及洗澡习惯等。
2.注意预防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营养性疾病如贫血、冬季预防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及肠道寄生虫病等。
3.注意宝宝视力、听力及乳牙的卫生保健。
4.定期查体,30个月或36个月时岁复查。
5.30足月可选择进行幼儿发育水平问卷筛查(ASQ),请咨询儿保科,办公室电话89090125 办公室短号693174
30-36月
早期教育:
1.用小勺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愿意吃各种食物,自主地用杯喝奶(水)。
2.学用肥皂、毛巾自己洗手擦脸,主动入厕。
3.有模仿成人做事的兴趣,学习自己穿脱简单易哭、鞋袜,自己洗脸、洗手等。
4.练习钻、爬、上下楼梯,学走小斜坡,鼓励跑跳,做活动性游戏和玩运动器械,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有初步的环境适应能力。
5.操作摆弄积木、珠子、笔、纸、橡皮泥等玩具,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的协调性。
6.学用普通话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乐意参加阅读活动,喜欢讲述事情和学讲故事、念儿歌,理解并乐意执行成人简单的语言指令。
7.在生活中感知常见的动植物和简单的数,觉察指认颜色形状、时间(昼夜)、空间(上下、内外)等明显的不同。
8.开始了解人、物、事之间的关系,鼓励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为入幼儿园作准备。
疾病防治:
1.三浴(阳光、空气及水浴)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腹泻等常见多发病。
2.进行营养测评,防治营养缺乏病(缺锌、缺铁、缺钙、冬季缺维生素D等)和营养过剩(肥胖)。
3.预防意外伤害(溺水、车祸、烧烫伤、误服药等)。
4.用筷子吃饭,正确使用牙刷,预防沙眼,纠正口吃。
5.定期查体,3或4岁时复查。
4岁
营养促进:
1.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幼儿健康不可缺少的6种营养素,而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不同,宜每周制订膳食食谱,合理安排主(米、面等)副食(动物食品、豆制品及蔬菜、水果、点心等),并定期作膳食营养测评(通过营养软件)。每天应摄入300-400毫升牛奶及奶制品,3岁后可以鲜奶替代配方奶(但要注意卫生)。
2.防止偏食及营养失衡(过剩或缺乏)。
早期教育:
1.指导正确的坐、立、站、行姿势。
2.回答好宝宝提出的问题,提供球类、木马、折纸、拆装玩具、三轮车等发展自主能力的玩具。
3.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从协助穿、脱衣到独立完成。
4.开始学数数,多画画,鼓励多与其他宝宝交往。
5.应该进入幼儿园,逐渐适应集体生活,愿意亲近老师和同伴。有初步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学习对人有礼貌,不影响别人的活动。
6.跟着唱唱跳跳,用声音、动作、图画、粘贴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疾病防治:
1.注意口腔卫生和眼的保健,预防龋齿(早晚刷牙,睡前不吃零食)。有条件可进行眼科、耳科常规检查,早期发现视、听觉缺陷。
2.进行营养测评,防治营养缺乏病(缺锌、缺铁、缺钙、冬季缺维生素D等)和营养过剩(肥胖)。
3.预防寄生虫病,饭前便后要洗手。
4.进行安全教育,预防意外事故和中毒。
5.定期查体,4岁复查。
5岁
营养促进:
1.宝宝饮食可逐渐由软食过渡到普通食品,饮食品种和烹制方法无须限制太多。
2.进餐次数可按三餐一点制,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
3.正餐除主食外,搭配添加乳类、蛋类或豆制品、青菜、肉类等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食品。每周食品应作预先安排。每天应摄入300-400毫升牛奶及奶制品。
早期教育:
1.尽可能入幼儿园。
2.多进行户外活动,鼓励玩耍、跳跃、攀登,但要注意安全;提供木偶、七巧板、塑料组装玩具等。
3.让宝宝自己穿、脱衣服、洗手、洗脸、洗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拿扫帚、放筷子、匙子等。
4.耐心听宝宝讲故事,回答宝宝提出的问题要明白、生动。
疾病防治:
1.坚持日光浴、空气浴、水浴锻炼和做广播操、健美操锻炼。
2.做好龋齿防治及弱视、斜视矫治。有条件可进行眼科、耳科常规检查,早期发现视、听觉缺陷。
3.及时发现和矫治儿童心理、行为异常如多动症、学习困难、动作不协调及精神发育迟缓、孤独症等。
4.进行营养测评,防治营养缺乏病(缺锌、缺铁、缺钙、冬季缺维生素D等)和营养过剩(肥胖)。
5.做好预防接种。
6.定期查体,5岁复查。
6岁
营养促进:
1.儿童的营养保障主要源于幼儿园的集体饮食。
2.其膳食由专门人员通过制定营养供给计划、编制每周食谱以及定期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价而提供。
3.均衡的膳食供给可使儿童从各类食物中得到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
4.每天应摄入300-400毫升牛奶及奶制品,
早期教育:
1.教宝宝双脚跳或双脚交替跳及跳绳;沿直线脚尖对脚跟走;与宝宝玩相互扔接球游戏。
2.教唱和背诵简短的歌谣,教宝宝了解所见物体。
3.可以开始学乐器,让宝宝表演简单的舞蹈,训练写字、画画的正确姿势。
疾病防治:
1.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规律进食、定时大小便、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及勤洗澡等。
2.及时发现和矫治心理行为异常及肥胖、贫血、铅中毒等;训练写字、画画的正确姿势。
3.五官保健重点做好龋齿防治及弱视、斜视矫治。
4.做好预防接种。
5.定期查体,6岁复查。